中文研經班 王秀梅 法實
《金剛經》云 :『須菩提,又念過去於五百世,作忍辱仙人,於爾所世,無我相,無人相,無眾生相,無壽者相。是故須菩提,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,應生無所住心,若心有住,即為非住,是故佛說菩薩心。』
以前我總覺得和有些朋友相處,會給我帶來很多煩惱,覺得被誤會,被利用,受委屈,很在乎別人怎麼看我。來上課後才明白我所謂的煩惱,卻是我執(著相)所造成的,是自己給自己造無謂的煩惱,當時甚至曾經想過遠離這些人;原來逃到哪裡,如果自己不去掉「我執」,問題永遠是存在的。後來我明白了,不該逃避,而應該去面對。經典教會了我首先要忍耐,不去執著人家怎麼說,怎麼看我,那個「我」是不真實的,何必在乎?我換個角度去看待他們,以其看他人短處,倒不如去看他們的長處;三人行,必有我師。每個人都是我的老師,幫助我成長,在修行道路上能有所提升;這樣子相處就不覺得難了。
相信經文後,要去理解,明白了再實行在生活上。朋友看到我的改變蠻歡喜的。我趁機給他們介紹金剛經,有兩位也開始在誦了。
中文研經班 朱淑敏 法賢
《金剛經》云 :『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』
在工作當中,碰到一位同事對於我做錯事的指責,第一反應還是會生氣。但是想到“應無所住而生其心”這句話,馬上問自己的心住在哪裡?發現是住在瞋心上面。這時就提醒自己要保持覺醒、清楚明白的心。讓自己把注意力放在怎麼把當下的問題解決,而不是住在情緒上面。事後,再回顧這件事當中自己錯在什麼地方,下次怎麼做可以更好。
中文研經班 黃勵珍 傳止
《金剛經》云 :『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,如来説名真是菩薩。』
家人在飯桌上用手機,厠所用手機,浴室裡用手機,床上用手機,行、住、坐、卧,手機無所不在、無所不用。如何能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合理使用手機,而不是我一看見他們拿手機就無名火起。雖然不可以三言二語,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。常言道:"學好三年,學壞三日",我自己也無以身作則,更何况他們不是三歳小孩,道理比我懂得多,不可以採取强制禁用。剛好研經班,住持法師老婆心切巜金剛經》的開示,給了我很大的啟發。我就在飯桌對面的牆上掛了一個温馨的小牌, ?面的字語是:"Please put you phone away and take the time to enjoy the company of everyone in our house"。適當的埸合就提醒一下,現在他們不合理使用手機的頻率有所减小。小兒子還幫我 update 手機,告訴我:Mum 用這個功能就可以知道你每天花多少時間在手機上,我也控制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"。雖然是微妙的改變,但是就不用大動肝火,鷄犬不寧。聴經聞法真的很重要,真的要常随佛學,願學佛的身口意清淨,精進行持,慈悲修慧,自利利他。如經云:"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,如来説名真是菩薩"。離四相,降妄心,安住真心。
中文研經班 劉敏儀 傳典
《金剛經》云 :『復次 須菩提 若善男子善女人 受持讀誦此經 若為人輕賤 是人先世罪業 應墮惡道 以今世人輕賤故 先世罪業即為消滅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』
大約三年多前,公司一個高層主管,向我的經理發出一封非常嚴厲的投訴電郵。電郵內容指責我在工作上不能配合他的部門運作,同時亦對我作出人身攻擊。經理讀完這封電郵後感到非常不滿及憤怒。他不滿高層對事實的顛倒,憤怒對一個從未在工作以內或外都沒有接觸的同事,作出無理的謾罵及攻擊。因我的經理不能接受這個高層對我的投訴,所以把這件事轉到財務總監處理。有閱讀過那封電郵的同事,也感到不開心,都贊同經理的做法;同時對我在事件上的態度感到好奇。同事問為何我可以表現得那麼平靜。其實剛開始聽到這事件時,內心也有起伏;只是明白到業障現前,能做的就是把本份做好。心不能定下來時,就利用午休時間打坐。說也奇怪,事件對我沒造成任何影響,財務總監沒有跟我問話,好像從沒有收過任何投訴一樣。我亦從未閲讀過那封電郵,因為同事們不想我讀後會難過,所以阻止理經轉寄那電郵。反而那位高層卻在一年多前,突然給辭退。這事件令我體會到平時誦經、出坡的功課是不可缺。誦經令我知道業障現前了,要甘心甘受;出坡累積的功德,是有善知識在你有需要時會幫助你。另外打坐令我能好好調伏自己的心態。現在除了以往在午休時打坐,我會提早回公司,在開始一天工作前打坐十五至二十分鐘。這些功課令我在處理公事或人事上有重大的改善。
中文研經班 鄭美琼 傳照
《金剛經》云 :『菩薩於法,應無所住,行於布施,所謂不住色布施,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。菩薩無住相布施,福徳亦復如是不可思量。』
因為參加興趣班的因緣,所以來了寶林參加法會,也來了寶林出坡。最初來寶林出坡的時候是認為自己是來幫忙師父,但後來才發覺是師父在不斷的幫助我們。原因是我們義工出坡布施的是時間,但師父們布施的是他們的生命和精神,將佛法久存於世,利益衆生。我想這是因為接觸過道埸和師父們的行為後,自身也產生改變。
在出坡時,有些時候會感覺到某些事情是在不斷重覆的做,很像永無止境,所謂菩提心易發,長遠心難持,所以我們應該改變自己的心態,應該藉著每一次出坡的機會及每一次法會的因緣,來勉勵自己,要把每一次的坡務做到同一水準,不要落差太大。保留持平常心去做事情,要把有漏福德變成無漏的功德。
在做坡務的時候,我們也是在修忍辱,精進,像菩薩一樣廣修六度萬行。同時我們也要回逈給法界眾生,譲十方法界的衆生同沾法樂,學習做一個真正的「覺有情」。